确诊为帕金森病后,患者的每一天似乎都在 “与时间赛跑 ”, 只为尽可能多地留住生活自理的时间。疾病管理既要尽早干预,还应该把目光放长远。患有帕金森病并不可怕,只要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地管理疾病,帕金森病患者仍然可以取得长期获益,提高生活质量,活出精彩。
一.控制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震颤、肌肉僵直、平衡能力差等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情况。患病早期需要用一-些对改善运动能力有作用的药物,延缓疾病进展。
二、预防运动并发症
帕金森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就要考虑到疾病的长期管理,因为随着疾病进展,运动并发症的威力会慢慢显现出来,所以在早期的治疗上就不可短视,可依据个人情况,适当选择对疾病有修饰作用、能延迟运动并发症的药物,如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
展开剩余53%在联合药物治疗已经无法有效控制且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条件下,就需要进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评估,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达99.2%以上。
三、改善抑郁等非运动症状
抑郁症是帕金森病易被忽视的症状,已知60%的帕金森病患者会发生抑郁。一方面 ,这可能源于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诱发负面情绪,导致抑郁 ;另一方面,帕金森病与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降低有关,而这也是抑郁的成因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要特别留意患者的变化,关注细节。有抑郁症状的患者, 可选择同时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帕金森病药物。
四、根据病情制定”运动处方”
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需要个体化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情况、以往运动能力等多种因素来综合判断如何进行合理的运动锻炼和康复。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原则是避免运动负荷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控制心率,加强运动中的保护,避免跌倒等外伤风险。热身时间要有保障,运动后应适度按摩恢复。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可以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